回首2013年全球太陽能光伏應用,驀然發(fā)現,世界太陽能光伏格局已經發(fā)生了翻轉性的改變。連續(xù)幾年一直領跑光伏消費市場的德國,已被中國、日本和美國超越,讓出光伏發(fā)電市場首位的寶座,而今,光伏企業(yè)究竟怎樣才能更好的適應新一年的市場變化呢?
一、立足國內 先立不敗之地
分布式光伏電站單位需求雖小,但架不住總量大,而且,明年不僅于此。由中美日推動新一輪繁榮周期,預計景氣度可持續(xù)2~3年,中國由制造大國過渡為電站應用大國,裝機規(guī)劃連續(xù)上調和較高補貼使電站兼具高增長和高盈利。受益于陸續(xù)出臺的扶持政策以及電價補貼的落地,大規(guī)模光伏發(fā)電項目接連上馬。繼承接順豐光電479MW光伏電站項目后,海潤光伏擬投資百億在內蒙古阿拉善盟建設1GW光伏電站。2013年12月25日,繼海潤光伏之后,東方日升也公布了百億光伏電站投資計劃。順風光電董事長張懿最近也表示,預計今年會再增設3 GW的發(fā)電量,計劃至2016年共會擴增10GW。國內大型光伏電站的市場模式,已經由分蛋糕向做大蛋糕轉變。多方推動下,只會越做越強。
二、積極轉進 深挖日美市場
2013年中國光伏組件對日出口額約22億美元,占比22%,是事實上的中國光伏組件最大出口國。在日本本土企業(yè)相對收縮的情況下,光伏外企大舉進入,無疑會為日本這個相對保守的市場帶來劇烈的變動。中國其他尚未進入的企業(yè),也必須為此做出抉擇。
而自2012年以來,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數量上升了12%,供應給了美國35%的市場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像很多美國行業(yè)一樣,太陽能正在從制造業(yè)轉變?yōu)橐粋€服務性行業(yè)。進口到美國的太陽能面板33%是來自馬來西亞,而美國光伏龍頭企業(yè)First Solar的大部分工廠又剛好建在該國。8%太陽能面板從菲律賓進口,那正好是美國太陽能巨頭SunPower太陽能面板的生產地。相應的借鑒,通過“改頭換面”收購小型美國光伏企業(yè)中國產變美國產,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三、不畏艱難 守護歐盟市場
這么多年來,歐盟市場對中國來說可以說是難以割舍之地,盡管德國的光伏需求今年呈現萎靡態(tài)勢,但英國太陽能日見曙光,德國太陽能業(yè)者的抗爭也可能給漸頹的市場帶來變數。最近,中國企業(yè)并購“曲線入歐”就看出了國內一部分企業(yè)的精明,以及對歐盟傳統(tǒng)市場的堅持。
四、志向高遠 開拓新興市場
2013年歐美光伏企業(yè)又有新動向,紛紛進軍智利太陽能市場。其實,不僅僅是智利,拉丁美洲、東南亞甚至是非洲,光伏企業(yè)總能在新興市場找到商機。今年1月15日,云南省太陽能產業(yè)聯盟會議召開,各產業(yè)巨頭聚于一堂探討新出路。棄歐下南洋,深挖東盟市場。成為會議討論結果的新出路。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印度并網光伏發(fā)電裝機量與聚光光伏發(fā)電(CSP)產能共為1.004GW,累計總量達2.18GW。更有2022年裝機20GW的宏偉規(guī)劃。新興市場,值得開拓。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科技創(chuàng)新精神,傳遞更多科技創(chuàng)新信息,宣傳國家科技政策,展示國家科技形象,參與國際科技輿論競爭,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網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