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訂單持續(xù)減少、部分產線停工,是河北銀隆這半年來所面臨的情況。 河北銀隆園區(qū)里,這幾天的人比上個月多了不少,很多員工需要回來集體辦理離職手續(xù)。 對外界的關于公司“減產、停工、裁員”的說法,河北銀隆人事部門的人非常謹慎,他向《證券日報》表示:“我們入職時都簽過保密協(xié)議,所以不便對外透露具體信息。”不過,他稱,“我們公司員工有幾千人,這么大一個公司,人員變動也很正常。”
圖片來自于 WikiMedia
一位河北銀隆的工作人員說,最近媒體關于河北銀隆大面積減產的報道,讓他們非常緊張。
實際上,除了河北銀隆之外,減產等情況在銀隆新能源(以下簡稱銀?。┒嗟氐墓S都有發(fā)生。有接近銀隆的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目前銀隆在成都等地產業(yè)園的工廠,也有工人放假的狀況。而在去年5月份,成都銀隆還在大規(guī)模招人,短短一年內,情況出現(xiàn)了變化。
而一年半前,制造業(yè)鐵娘子董明珠還與地產界的大佬王健林坐在一起,高調向外界宣布大手筆投資銀隆。 從去年底開始,銀隆就出現(xiàn)了減產的現(xiàn)象。在這短短的半年時間里,銀隆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半年巨變:減產、停工、出走
六年前,武安新能源產業(yè)園在武安高調開工,當時的公開信息顯示,該項目涵蓋碳酸鋰材料、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儲能、裝備等多個板塊,總投資300億元。而銀隆是這個產業(yè)園的大戶,僅其旗下的河北銀隆、北方奧鈦、廣通汽車就包下了這一產業(yè)園的大部分地方。
按照當時的規(guī)劃,新能源項目完成300億元的投資后,年產值將達到1200億元,相當于再造一個武安市。
然而,有知情人士透露,最近,河北銀隆工廠的多個車間正在放假的員工接到通知,被要求參加為期一個月的培訓,培訓時間截止到5月31日。不能按時參加培訓的員工,將被默認離職。
“培訓期間沒有錢,遲到一次就要被辭退,培訓后還需要考核,不通過也要被辭退。工廠不會主動辭退我們,但這么嚴苛的條件,不就是逼我們走嗎?”一位正在辦理離職手續(xù)的河北銀隆的員工說。由于考核較為嚴格,且在培訓期間拿不到錢,很多銀隆的員工在接到通知后無奈地選擇了離開。
“年輕的(員工)大部分都走了,剩下的都是年紀大的。但如果通不過考核,他們也遲早得走。”他嘆了口氣,“平時(我們的)工資就很低,在淡季也就兩三千元,這幾個月每月只給一千元,剩下的工資公司拖著不發(fā),我們也實在是耗不起。”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在河北銀隆工廠中,不同的生產線由不同的車間負責。一個車間的人員按不同的工種分組,一個組約60人。在正常生產的情況下,一個車間的工作人員大約為700人。
河北銀隆的電池生產車間一共有5個。而僅其中1個車間,這次就走了600多名員工。也就是說,剩下來的員工不足100人。而這些員工如果不能通過月底的考核,也將面臨“走人”。其它幾個車間的狀況也大致相同。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銀隆真正發(fā)生變化是從去年底開始。彼時,銀隆的汽車訂單大規(guī)模減少,產量驟降。在這半年里,銀隆情況并未有好轉,發(fā)生了巨變。
坐落在這個工業(yè)園區(qū)的河北銀隆、北方奧鈦、廣通汽車,它們均隸屬銀隆,互為上下游,相互支持著業(yè)務。
近期,廣通汽車銷路出現(xiàn)問題,訂單突然減少,這直接導致為其提供電池的河北銀隆也陷入產能過剩的狀態(tài),積壓了大量庫存。
“汽車減產的非常厲害。汽車的部分生產線正在被拆,(公司)可能不做了。汽車生產線也有裁員和外調的情況,部分人員被調到了成都等園區(qū)。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而《證券日報》記者調查了解到,實際上,這種情況在銀隆其它產區(qū)也在發(fā)生,其成都等園區(qū)的員工也出現(xiàn)放假狀態(tài)。
中期陣痛:擴張、改造、缺口
采訪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銀隆在市場上面臨的問題,董明珠也察覺到了。董明珠在投資銀隆之后,從管理、銷售到業(yè)務線,對銀隆進行了大規(guī)模改造。”
兩年前,董明珠為銀隆帶去了30億元的資本支持,隨后銀隆開始高速擴張,興建了眾多新園區(qū)布局。而董明珠個人就投入了超20億元,并成為銀隆的第二大股東。
2017年以來,銀隆先后在約8個城市擴建或新建新能源產業(yè)園。有數據顯示,其投資總額高達700億元。不過目前,根據公開資料,銀隆已建成的只有珠海、石家莊、成都等幾個園區(qū)。就在銀隆大步擴張之時,銀隆被曝出被供應商討債等事件,而銀隆也被業(yè)內人士直指已出現(xiàn)資金缺口。
與此同時,銀隆的組織架構發(fā)生調整,多位格力系高層占據了銀隆的重要崗位。
在這一過程中,董明珠和魏銀倉在銀隆的角色和話語權也悄然發(fā)生變化。
去年8月份,銀隆與洛陽和成都市政府簽約,在合影環(huán)節(jié)中處于最核心位置的并非是魏銀倉而是董明珠。3個月后,銀隆創(chuàng)始人魏銀倉和孫國華全部出局,格力系人員全面入駐銀隆。然而關于銀隆欠款、減產等消息也不斷傳出。
如今,在公眾場合,董明珠似乎對銀隆不愿多提及。
“在歷經苦痛的轉型后,董明珠或還將對銀隆有更大的動作。”一位業(yè)內人士透露。
市場前景:爭議、飽和、未知
近期銀隆所面臨的減產、停工,與其備受爭議的核心技術難被市場認可有直接關系。
一直以來,銀隆的多項技術都受到爭議。其在電池領域所主攻的鈦酸鋰電池被外界認為能量密度低、價格高,在市場競爭中沒有太大優(yōu)勢。而也有業(yè)內專家指出,銀隆北方奧鈦的石法納米制球技術,在電池材料里并無實際意義。
業(yè)內人士認為,銀隆目前生產的主要是純電動客車,采購對象大多為各地政府等。但一旦這一市場飽和,銀隆又沒有真正打開新的市場,其很容易陷入被動,出現(xiàn)減產。
“在合作模式上,銀隆大部分采用的是先向合作方交車,對方再分期分款。這種模式回款速度較慢,很容易讓公司出現(xiàn)資金缺口。”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董明珠投資銀隆后,外界一度猜測銀隆是否會是董明珠的下一站。當下,我們很難再將董明珠與銀隆劃等號。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科技創(chuàng)新精神,傳遞更多科技創(chuàng)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