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新時代的豐盈細節(jié),蘊藏于每個人的十年記憶。
在河北,新時代取景框里的面孔,不只屬于生于斯長于斯的河北人,還有越來越多來到河北工作生活的外國專家。
即日起,本欄目推出“外國專家看河北”系列報道,我們聚焦多位在河北長期生活工作的外國專家,從他們的親身經歷中,我們能聽到各種不同的感悟,而這些感悟所觸碰到的,既有十年間我們?yōu)橹锌娜粘U鎸崳钟泻颖笔臧l(fā)展蛻變的時代脈搏。
迷祖和迷蘭受邀到保定一中給學生講埃及文化和俄羅斯文化。
閱讀提示
8月12日,河北大學國際合作處辦公室,站在一幅世界地圖前,河北大學外籍教師迷祖伸出雙手,一個手指點在非洲大陸北端的埃及,一個手指點在亞歐大陸的俄羅斯,朝著中國的方向滑動,最終兩個指尖匯聚在河北保定?!斑@三個地方恰好連成一個三角形,如果沒有中國,我和迷蘭就像一根直線的兩端,可能永遠不會相見,更不會有我們的小家庭?!?/p>
迷祖和迷蘭都是河北大學的外籍教師,他們分別于2013年和2014年作為留學生來到河北大學,并在2015年組建了家庭,又先后留校任教。
雖然他們的家鄉(xiāng)遠在埃及和俄羅斯,但如今,他們卻把河北、把保定視為自己小家庭的第一故鄉(xiāng)。他們在河北的生活怎樣?在河北的日子里,他們又見證著腳下這片土地正在發(fā)生哪些變化?
迷祖和迷蘭親手制作的線裝書,書上的字由迷蘭書寫。
迷祖和迷蘭在宿舍墻壁上貼上漢字,方便學習。
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促成了我們的情緣
記者:在采訪之前,我們就已經對兩位的愛情故事有所耳聞。你們夫妻倆不僅是河大師生津津樂道的一對神仙眷侶,你們在河北的生活也曾引起過中國日報等媒體的關注。
迷祖:我們的相遇是一段十分奇妙的緣分。我是埃及人,迷蘭是俄羅斯人。在河北大學遇到彼此之前,我們誰也不會想到,我們會在中國,在河北遇到自己的終身伴侶。我們能夠相遇,最該感謝的“媒人”,還是中國文化。如果沒有對中國的向往和對中國文化的熱愛,我不會在2013年來到河大攻讀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迷蘭也不會在2014年來到河大交流學習一年,也就不會有我們相遇的故事。
記者:你們是怎么開始接觸中國文化的?
迷蘭:我們都是在很巧合、很偶然的情況下,開始接觸中國文化的。
拿我來說,2010年我?guī)е业膬鹤用札堅诙砹_斯上免費的語言培訓班,開始都是兒子上課,我在教室外邊等著。沒想到有一天,一個朋友看到我說,“中文班還差一個人,你也來聽聽吧?!痹诙砹_斯人看來,中國是一個特別神奇的國家,中文也很難學。我當時第一反應就是,我肯定學不會。但在這個朋友的堅持下,我硬著頭皮報名了,就這么偶然地接觸了中文。
記者:迷祖和中文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也是這么“偶然”嗎?
迷祖:我的故事更令人意想不到(笑)。2006年,我在埃及參加完高考,當時我只差0.5分,沒有被我們當地的蘇伊士運河大學人文學院英文系錄取。
當時蘇伊士運河大學第一年開設中文系,分數相對低一些,人文學院院長建議我學中文,我拒絕了。沒想到回家和爸爸說起來,他馬上沉著臉問我,“為什么沒報名?”他說,“你看中國現在的經濟發(fā)展得多快,你看我們周邊有多少東西都是中國制造?!?/p>
爸爸讓我先去報名,說“如果你和中文有緣分的話,你會學”。結果第二天我去報名中文系,很順利地被錄取了。
記者:雖然開始很“偶然”,但聽你說一口流利的漢語,相信你很快就找到了學習中文的樂趣。
迷祖:對啊,本科二年級,我們有個全國性的中文歌曲比賽,我唱的是劉德華演唱的《中國人》,竟然獲得了二等獎。我尤其喜歡中國的詩詞,最喜歡李白。因為中文學得好,老師們都很認可,我畢業(yè)后,2013年接到蘇伊士運河大學孔子學院老師的電話,說有申請到中國留學的獎學金的機會。最終,我如愿來到了河大。
記者:迷蘭又和中文擦出了怎樣的火花呢?
迷蘭:我在語言培訓中心報的是兩個月的中文速成班。那時候我已經33歲,會說俄語、烏克蘭語、英語、德語,雖然中文班教的都是最基本的“你好”“謝謝”等,但我卻像“一見鐘情”似的,愛上了中文。
漢語里的“你好”,除了表示打招呼,還有夸贊對方人很好的意思;在俄語中,說“你好”的那個詞的詞根是“健康”,打招呼也是“祝你健康”。我感覺中文和俄語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有更深厚的意思在里邊。
兩個月的速成班結束,我開始自己買書自學,后來我還在網上找了個當地大學中文系的學生,自費跟著她學習并練習發(fā)音。
后來,我參加了一個全國性的中文征文比賽,前50名的學生可以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及赴中國交流學習一年的機會。當時我寫的文章題目是《中文教育是未來》,我竟然得到了這個機會,被安排到河北大學交流學習。
記者:當你們雙雙來到保定,奇妙的緣分終于發(fā)生了?
迷祖:我見到她的第一天,我就想,我一定要跟她結婚,于是每天都找機會見她,可面對我的心意,她卻告訴我說,“我們不可以的,文化、年齡、經歷相差大,我比你大,我還有一個孩子,我們不合適?!钡覅s下定決心,不管她過去經歷過什么,我都要給她幸福,我知道她也是愛我的,這就夠了。
我們的愛情在我的執(zhí)著和她的猶豫中成長,但是兩個人的結合也是兩個家庭的結合,于是我們各自回國去尋求父母的同意。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起初父母一聽我們的情況也很擔心,但我告訴他們我準備好了,他們看到了我的認真,同意了我的決定,也給予我們祝福。迷蘭跟媽媽說起時,媽媽問她“他愛你嗎?”迷蘭點點頭,媽媽又問,“你幸福嗎?”迷蘭說,“像做夢一樣”,媽媽說,“這就夠了,他就是你的真命天子?!?/p>
2015年11月我們在石家莊正式登記結婚。我們總禁不住感慨我們這段奇妙的緣分,因為對中國的向往和對中國文化的熱愛,我來了,她來了,我們相遇、相愛,并把家安在了這里。
做中國聯通世界的“橋”
記者:我在翻看資料時,看到2020年年初武漢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的時候,當時你們非常堅定地表示要留在中國。
迷祖:沒錯,當時我家里人很擔心,問我跟2003年的非典比怎么樣,我說可能更嚴重,他們就堅持讓我們回家。但我們相信中國如此強大,一定能很快戰(zhàn)勝疫情。在那個特殊的寒假,我們留在中國,留在河大,做著自己的事情,學習中文,寫論文,寫教案,線上授課,等等。
記者:你們未來打算長期在河北生活嗎?
迷祖:這里是我們的第二故鄉(xiāng),也是我們這個小家庭的“第一故鄉(xiāng)”。在中國生活的幾年里,我們對這里的生活和人都有了很深的了解。
這里的人很好,迷蘭第一次來報到時,人生地不熟,中文也說得不好,但從北京來保定的路上,一路上都有人幫忙,當時她就覺得在這里跟在家里一樣。我剛來中國時,沒有厚衣服,而且我鞋碼大,48碼,身高也高,在商場里買不到合適的衣服,同學們就建議我上淘寶網買,他們幫著我注冊賬號,一步步教我網購,現在我也是個“網購達人”了。
而且這里的經濟發(fā)展水平高,我們很向往能夠留在這里生活?,F在這個夢想正逐漸變成現實。2015年迷蘭的一年交流學習結束后,很幸運地申請到獎學金能夠在河大繼續(xù)讀博,2019年博士畢業(yè)后,她又被河大聘為外籍教師,教授俄語。去年,我也被河大聘為外籍教師,教授阿拉伯語相關的語言培訓課。迷蘭的兒子迷龍高中畢業(yè)后,也從河北大學申請到了“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現在他已經成為河北大學新聞學系的大三學生了。
記者:我注意到迷蘭的博士論文是《俄羅斯主流新聞網站TASS.RU中的中國形象研究》,這是導師定的方向,還是你自己關注的?
迷蘭:這是我自己報給老師的題目,老師覺得很好。作為普通人,我的直觀感受是中俄關系很好,放假回俄羅斯的時候,我的家人、朋友、鄰居也都會拉住我說,“中國是怎么樣的?真的是像報道里說的那么好嗎?”正因為這樣,我也就很想研究一下俄羅斯媒體是怎么看中國的。
記者:這個研究得出了什么樣的結論?
迷蘭:這個研究的時間跨度是從2012年至2019年,我在塔斯社搜集了這個時間段的13940篇涉及中國的新聞報道。正是因為這個選題重要,塔斯社也特別開通了綠色通道,允許我付費查閱了這么多的報道。通過研究,我發(fā)現塔斯社涉及中國的報道內容,都是非常積極或中性的。
讀博期間,我還有兩篇用俄語完成的關于研究中俄友好關系的論文,在俄羅斯一家影響力很大的期刊發(fā)表。
我的研究和我的生活都充分印證了中俄關系的友好。因為我身在中國,我告訴俄羅斯人中國人怎么看俄羅斯,他們不會覺得我說謊話;又因為我沒在俄羅斯,我在分析俄羅斯媒體如何傳播中國形象時,中國人也不會覺得我的分析不客觀。
不僅是我,迷祖也正在進行《中國文學在埃及的傳播》的研究。我們得益于中國和俄羅斯、埃及的友好關系來到中國,我們希望自己也成為一座“橋”,讓兩個友好的國家知道,對方的媒體宣傳也都覺得對方很好。
記者:我們了解到,學院的師生對你們的教學工作評價也很高,說你們對待課程很認真,尤其還提到迷蘭還會幫助承擔一些學生畢業(yè)論文的指導工作,以及一些翻譯工作,等等。
迷祖:我們感覺自己的工作非常重要,學生跟我們學習不僅是在學習知識,也在通過我們了解我們的國家。今后我們國際學院的學生也將活躍在國際交流的各行各業(yè),我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工作,引領我們的學生搭建更多聯通世界的“橋”。
所以,如果學生在課堂上提問,我們不允許自己給出一句敷衍的解釋,因為老師隨便說了,可能影響的不止一個人,我們當時沒有想到好的答案,那我們會告訴他,“下次上課我一定給你一個好的答案”。如果學生畢業(yè)時說“老師我非常喜歡您講課”,我們就覺得值了。令我們感到高興的是,我們的學生結婚,還邀請我們參加婚禮。
記者:這些年來,你和迷蘭接觸了很多的中國學生、河北學生,在和他們的接觸中,他們給你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迷祖:河北大學的學生學習非常勤奮。不管在老校區(qū)還是新校區(qū),我們每次到圖書館幾乎都找不到座位,學生們都在那里認真地看書學習。而且每當我和學生們聊起他們當初選擇所學專業(yè)的初衷時,我能夠非常強烈地感覺到,他們不是隨便選的專業(yè),而是在和自己的父母有比較深入溝通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興趣、職業(yè)規(guī)劃和社會責任等,才確定所學的專業(yè)。
而且我感覺中國學生的國際交流意愿也越來越強烈了。迷龍的專業(yè)是新聞學,因為他特別喜歡藝術,后來被允許到藝術學院旁聽相關課程。沒想到,在那里他很快交到了中國朋友,一位學國畫的同學還給他介紹了兩位校外的雕塑和國畫老師。
都說青年代表著國家的未來,我從中國青年、河北青年的身上,真切感受到他們的腳踏實地和他們開展國際交流的自信和從容。
我們在見證一個越來越開放的河北
記者:來河北學習工作八九年了,你們有沒有感受到河北的變化?
迷蘭:變化非常大。我們去過雄安新區(qū),在那里參觀了無人超市和無人駕駛,讓我感覺太神奇了。
當時我去一個無人超市,進了門,拿東西,沒想到臨出門我的手機上就已經顯示出商品,只需要掃碼付款就可以了。
在那里,我還體驗了無人駕駛。我知道中國的科技發(fā)展快,但沒想到已經這么高端了。
當然我們最熟悉的還是保定。原來保定的公交車內很窄,都是塑料車座。現在更換了新能源公交車,不僅有軟包的座位,而且車廂內都有電子顯示站牌,乘坐舒適感大大提升。迷祖很喜歡保定的自行車道,因為在埃及是沒有單獨的自行車道的。近幾年,保定的自行車道規(guī)劃得越來越好,我們還專門買了一輛電動自行車,從老校區(qū)到新校區(qū)上課趕不上班車的話,我們就騎電動自行車,感覺好極了。
保定的城市面貌也在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原來我們騎著電動自行車一兩個小時,就把保定城區(qū)轉完了,現在還沒到目的地,有時候車就沒電了。原來我和迷祖去附近的超市,總要經過一片城中村,但這幾年,眼看著那些平房變成了一幢幢大高樓。
這些感受是很細微的,不長期在這里生活居住,不會有這么大的感觸,現在我們也像保定人一樣,感受到保定正在變成一個更舒適宜居的城市。
記者:保定的飲食,在河北可是很有代表性的,住慣了保定,你們有沒有吃慣保定菜?
迷蘭:我們喜歡吃火鍋、燒烤,最喜歡的菜是宮保雞丁,現在我們也會自己嘗試做這道菜。另外,我和迷祖還特別喜歡吃小龍蝦,雖然我們家鄉(xiāng)也有龍蝦,但沒有中國的這種做法,真是太好吃了,第一次吃時,我們兩個人一口氣吃了四五斤。
迷龍的口味就更保定了,他特別喜歡吃保定的驢肉火燒,還喜歡吃面條,吃香菇,吃麻醬?,F在一說做飯,他就可以像本地人一樣,煮點面條,炒點菜,或者拌上麻醬吃。
記者:你們是作為留學生來到河北的,現在的工作也是關于留學生教育,你們對近些年河北留學生教育方面的變化是不是也有一些切身的感觸?
迷祖:我來到中國的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來河北九年,我恰好見證了河北留學生教育的飛速發(fā)展。
之前,我曾聽學院老師提起,2010年前,學校的留學生僅來自八九個國家。但到了2016年,我們招收來自全球70多個國家的450多名留學生。幾年來,我們明顯感到河北省對留學生工作的重視。我和迷蘭就參加了很多河北乃至全國性的留學生各類比賽。
不管是從國家層面還是省級層面,也出臺了越來越多的政策,鼓勵留學生來到河北,留在河北。
我和迷蘭正是受益于這些好的政策,才有留在河大學習工作的機會,迷龍也才有機會來到河大,我們一家三口才有了團聚的機會。
記者:透過留學生教育這一個小小的側面,你們看到了一個越來越開放的河北。
迷祖:對。我一開始來到保定時,人們在街上看到我,似乎總是很驚訝,現在我走在街上,依然像個“明星”,但大家看我的眼光不再是驚訝,而是很自然地跟我打招呼。
我感受到大家對跨文化交流的意愿和興趣越來越濃厚。2018年,保定一中還請我和迷蘭去講埃及文化和俄羅斯文化。每一學期,我們學校文學院的老師都會邀請我去講一節(jié)埃及文化課。
更讓我們高興的是,現在外國人在河北就業(yè)機會也越來越多。有一次我們去英利集團和長城汽車參觀,他們都表示歡迎我們到公司實習,如果所學的專業(yè)對口,也歡迎到公司就業(yè),即便我們回國,也可以開公司和他們開展業(yè)務合作。
越來越開放,這是我在河北生活九年來最大的感受。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科技創(chuàng)新精神,傳遞更多科技創(chuàng)新信息,宣傳國家科技政策,展示國家科技形象,增強國家科技軟實力,參與國際科技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科技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網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