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員長時間駐留太空對身體有何影響?由日本同志社大學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究了神經肌肉系統(tǒng)的形態(tài)、功能和代謝特性對重力消失(或“重力卸載”)的反應,并說明了宇航員如何在長期太空飛行中避免神經肌肉問題。相關研究發(fā)表在最近的《神經學與生物行為評論》上。此次研究發(fā)現對于未來長時間的人類空間探索任務至關重要,有助于針對宇航員的神經肌肉問題制定適當的對策。
研究小組首先觀察了人類和嚙齒動物的模擬模型,還觀察了傳入和傳出運動神經元活動如何調節(jié)神經肌肉特性。他們發(fā)現,傳入神經活動(涉及肌肉活動期間從骨骼肌發(fā)送到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信號)在調節(jié)肌肉特性和大腦活動方面發(fā)揮著關鍵作用。
抑制抗重力肌肉活動會導致肌節(jié)(肌肉的結構單位)重塑,導致肌節(jié)數量減少,進一步導致力量發(fā)展減少,最終導致肌肉萎縮??怪亓∪猓幢饶眶~肌和內收長肌的肌電波幅也降低。這表明,暴露在低重力環(huán)境中不僅會影響肌肉,還會影響神經。
重力卸載會導致運動控制的惡化,會導致拮抗肌的協調受損和力學改變。宇航員被要求使用跑步機、自行車測功器和阻力訓練設備,以對抗重力減小對神經肌肉系統(tǒng)的影響,并保障他們的身體健康。然而,這些基于運動的對策在預防某些不必要的神經肌肉變化方面并不總是有效的。當宇航員暴露在微重力環(huán)境中6個月或更長時間時,還可能出現其他問題。
研究人員指出,重力卸載引起的肌肉特性的改變可能與神經活動的減少以及收縮/拉伸相關的機械應力有關。充分刺激比目魚肌似乎可減少其萎縮的概率。因此,在鍛煉時,宇航員應該走路或慢跑,后腳著地(使用彈力繩也會有幫助)。定期被動拉伸比目魚肌似乎也很有效。(實習記者張佳欣)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科技創(chuàng)新精神,傳遞更多科技創(chuàng)新信息,宣傳國家科技政策,展示國家科技形象,增強國家科技軟實力,參與國際科技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科技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網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